其他

书单:新文化史專題大纲及参考书目

2018-03-05 蔣竹山 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新文化史專題研究


2018/2/22

中央大學歷史所106學年度下學期課程

授課教師:蔣竹山

上課時間:週四下午14-17點

上課教室:LS-321


課程宗旨:

二十世紀的歐美史學有兩大變革,一是60年代的社會史取代傳統史學;另一個是1980年代起,新文化史取代社會史成為主流。新文化史這名稱是1989年,Lynn Hunt在《新文化史》中首次提出,並在書中舉出實例示範如何書寫與研究新文化史。新文化史發展至今至少已有三十個年頭,對史學界的各次領域的「文化轉向」,影響深遠。新文化史在臺灣也發展了十多年,本課程宗旨在透過新文化史的視角,探討近代東亞的歷史特色。授課重點以實際的歷史學作品讓修課者熟悉新文化史的研究重點與寫作特色。一學期的課程安排為十五講,主題涉及:新文化史的理論與方法、物質文化與消費、疾病與醫療、情感、日常生活與城市文化、身體與性別、環境、食物與飲食文化、「博物館、圖像與視覺文化」、運動史、閱讀與出版文化、歷史記憶及「空間、地理與旅遊書寫」。除了第一週的課程說明外,每週將安排一個新文化史的研究主題,介紹一位新文化史家及其名著。






2/22第一講

課程重點介紹


3/1第二講

新文化史的研究趨勢與理論一

主要閱讀:

彼得‧伯克(Peter Burke),《什麼是文化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延伸閱讀:

*Peter Burke, 《文化史的風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Maria Lucia Pallares-Burke,《新史學:自白與對話》,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Peter Novick, 《那高尚的夢想:「客觀性問題」與美國歷史學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社,2009。

*王晴佳, 《臺灣史學史:從戰後到當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王晴佳、古偉瀛,《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巨流,2000。

*周兵,《新文化史:歷史學的「文化轉向」》,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南希‧帕特納、薩拉‧富特,《史學理論手冊》,格致出版社,2017。

徐浩、侯建新,《當代西方史學流派》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陳啟能編,《二戰後歐美史學的新發展》,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


3/8第三講

新文化史的理論與方法的討論二

主要閱讀:

蔣竹山,《當代史學研究的趨勢、方法與實踐:從新文化史到全球史》,台北:五南,2012,2018修訂版。第一章〈當代新文化史研究趨勢再探〉;第二章〈從《新史學》看當代臺灣史學的文化轉向〉。


延伸閱讀:

張仲民,〈理論、邊界與碎片化檢討:新文化史研究的再思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5期。

蔣竹山,《裸體抗砲:你所不知道的暗黑明清史讀本》,台北:蔚藍文化出版社, 2016。

蔣竹山,〈「文化轉向」的轉向或超越?——介紹四本論歐美新文化史的著作〉,《新史學》,12:1(2001.3),pp.233-246。


3/15第四講

物質文化與消費

主要閱讀:

連玲玲,《打造消費天堂:百貨公司與近代上海城市文化》,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17。〈導論〉;第五章〈公司誌:消費生活的知識化〉。


延伸閱讀:

*Karl Gerth(葛凱), 黃振萍譯,《製造中國:消費文化與民族國家的創建》,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Penelope Francks, Janet Hunter, 《歷史のなか消費者:日本における消費と暮らし,1850-2000》,法政大學出版社,2016。

*岩間一弘,《上海大眾的誕生與變貌:近代新興中產階級的消費、動員與活動》,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

*菊池敏夫,《近代上海的百貨公司與都市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ジョルダン・サンド(Jordon Sand)著, 天内大樹譯,《帝国日本の生活空間》,岩波書店,2015。

山本武利,《百貨店の文化史》,世界思想社,1999。

王慧瑜,〈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193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伊藤るり、坂元ひろ子等編,《モダンガルと殖民地的近代》,岩波書店,2010。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陳文松,〈日記所見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打麻雀」:以吳新榮等人的經驗為中心〉,《成大歷史學報》45(2013/12)。

廖怡錚,《女給時代:1930年代臺灣的珈琲店文化》,新北市:東村出版社,2012。

滿薗勇,《日本行大眾消費への社會胎動:戰前期日本の通信販售と月賦販售》,東京大學出版社,2014。

蔣竹山,《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台北:蔚藍文化,2014。

蘇碩斌編,《旅行的視線:近代中國與臺灣的觀光文化》,台北: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2012。


3/22第五講

疾病與醫療

主要閱讀:

王文基、劉士永,《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台北:聯經,2017。〈導論〉;李尚仁,〈帝國、殖民與西方醫學〉。


延伸閱讀:

*蔣竹山,〈文化轉向與全球視野:近代台灣醫療史研究的再思考〉,《漢學研究通訊》,36:4(2017.11)。

*范燕秋編,《多元鑲嵌與創造轉化:臺灣公共衛生百年史》,台北:遠流,2011。

*羅芙雲,《衛生的現代性:中國通商口岸衛生與疾病的含義》,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劉士永,〈醫學、商業與社會想像:日治臺灣的漢藥科學化與科學中藥〉,《科技、醫療與社會》,11期。

*余新忠,《清代衛生防疫機制及其近代演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皮國立,《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與身體》,台北:五南,2016。

李尚仁編,《帝國與現代醫學》,台北:聯經,2008。

李貞德,〈臺灣生理衛生教育中的性、生殖與性別(1945–1968)〉,《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2(2013.12),頁65–125。

祝平一編,《健康與社會:華人衛生新史》,台北:聯經,2013。

黑田勇,《ラジオ体操の誕生》,東京:青弓社,2000。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台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8卷1期(2001)。


3/29第六講

情感史

主要閱讀:

林郁沁,《施劍翹復仇案:民國時期公眾同情的興起與影響》,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導言〉;第三章〈菁英們的矛盾態度:對大眾與女性情感的畏懼〉。


延伸閱讀:

*烏特.佛瑞維特(Ute Frevert)等,《情感學習:百年來,父母和孩子如何在兒童文學中找到人生範本、認識情緒的意義》,貓頭鷹文化,2018。

*王晴佳,〈為什麼情感史研究是當代史學的一個新方向〉,蔣竹山編,《當代歷史學研究新趨勢:理論、方法與實踐》,台北:聯經,2018。

*王晴佳,〈當代史學的「情感轉向」: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和情感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2015年第4期。


4/12第七講

日常生活與城市文化

主要閱讀:

沈艾娣(Henrietta Harrison),《夢醒子:一位華北鄉居者的人生(1857-1942)》,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序言〉;第五章〈商人〉。


延伸閱讀:

*Natalie Zemon Davis, 《馬丹‧蓋赫返鄉記》,台北:聯經,2000。

*王笛著、李德英等譯,《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萬木春,《味水軒裡的閒居者:萬曆末年嘉興的書畫世界》,中國學術學院出版社,2008。

*李孝悌,〈士大夫的逸樂——王士禛在揚州(1660-1665)〉,《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1 (2005):81-116。

王鴻泰,〈明清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收入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文化與生活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3)。

王鴻泰,〈浮游群落——明清間士人的城市交游活動與文藝社交圈〉,《中華文史論叢》(上海)總96 (2009.4):113-158。

王鴻泰〈閒情雅致——明清間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故宮學術季刊》22.1 (2004):69-97。同時收入胡曉真、王鴻泰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1.12)。

李孝悌,〈白下瑣言:十九世紀的南京記事〉,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都市繁華——一千五百年來的東亞城市生活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頁363-379。

李孝悌,《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台北:聯經,2004)

邱仲麟,〈明清江浙文人的看花局與訪花活動〉,《淡江史學》18 (2007.9):75-108。


4/19第八講

身體與性別的文化史

主要閱讀

高彥頤,《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台北:左岸文化,2007。〈前言〉;第六章〈灰姑娘的夢想:女體的累與用〉。


延伸閱讀:

*洪郁如,《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

*韓依薇(Larissa Heinrich),〈病態的身體:林華的醫學繪畫〉,收入楊念群編,《新史學》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07,頁216。

*深町英夫,《教養身體的政治:中國國民黨的新生活運動》,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2017。

*賀蕭,《危險的愉悅:20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與現代性》,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劉宗靈,〈身體之史:歷史的再認識:近年來國內外身體史研究綜述〉,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編,《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頁287-322。

吳奇浩,〈時勢所趨:日治時期臺灣洋服的引進流行〉,收入李力庸、張素玢、陳鴻圖、林蘭芳編,《新眼光:臺灣史研究面面觀》,臺北:稻鄉出版社,2013。

蔡蕙頻,《不純情羅曼史:日治時期臺灣人的婚戀愛欲》,台北:博雅書屋有限公司,2011。



4/26第九講

環境的文化史

主要閱讀:

艾志端,《鐵淚圖:19世紀中國對於飢饉的文化反應》,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導論〉;〈「飢荒的女性化」和「民族主義的女性化」〉。


延伸閱讀:

*高國榮,〈近二十年來美國環境史研究的文化轉向〉,《歷史研究》,2013第2期。

*鄭麗榕,〈戰爭與動物:臺北圓山動物園的社會文化史〉,《師大臺灣史學報》,7(2014/12),頁77-112。

*包茂紅,〈英帝國環境史研究:以殖民科學研究為中心〉,《思想戰線》,2013第4期。

周湘雲,《日治時期台灣熱帶景象之型塑》,台北:國史館,2012。


5/3第十講

食物與飲食文化

主要閱讀:

喬治‧索爾特,《拉麵:一麵入魂的國民料理發展史》,八旗文化,2016。前言〈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國民料理〉;第一章〈來自街頭:日本工人與中國麵〉。


延伸閱讀:

*特拉姆‧史都華,《不流血的革命:素食主義文化史》,遠足文化,2013。

*曾品滄,〈日式料理在臺灣:鋤燒(スキヤキ)與臺灣智識階層的社群生活(1895-1960 年代)〉,《臺灣史研究》第22 卷第4 期(2015年12月),頁1-34。

*陳玉箴,〈日本化的西洋味:日治時期臺灣的西洋料理及臺人的消費實踐〉,《臺灣史研究》,20卷1 期(2013),頁79-125。

*潘宗億,〈瑪德萊娜時刻:以戰後臺灣飲食書寫中的食物記憶為例〉,《中國飲食文化》12卷1期(2016),頁91-176。

李力庸,〈食物與維他命:日記史料中的臺灣人營養知識與運用〉,收入李力庸、張素玢、陳鴻圖、林蘭芳編,《新眼光:臺灣史硏究面面觀》,新北:稻鄉,2013,頁265–297。

陳玉箴,〈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菜」〉,《臺灣史研究》,15卷3 期(2008)

曾品滄,〈從花廳到酒樓:清末至日治初期臺灣公共空間的形成與擴展(1895-1911)〉,《中國飲食文化》7卷1期(2011)。

曾齡儀,〈吳元勝家族與臺北沙茶火鍋業的變遷(1950-1980年代)〉,《中國飲食文化》12卷1期(2016),頁53-89。


5/10第十一講

博物館、圖像與視覺文化

主要閱讀: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序論〉;第五章〈觀看文化的興起與浸透〉。


延伸閱讀:

*小野寺史郎,《國旗、國歌、國慶: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與國家象徵》,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

*松田京子,《帝國の視線:博覽會と異文化現象》,東京都:吉川弘文館,2003。

*阿部純一郎,《〈移動〉と〈比較〉の日本帝国史:統治技術としての観光・博覧会・フィールドワーク》,新曜社,2014。

*顏杏如,〈天長節鬥熱鬧:帝國的節日與殖民地臺灣社會〉,收入李承機、李育霖編,《「帝國」在臺灣:殖民地台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大出版中心,2015。

馬雅貞,《刻畫戰勛:清朝帝國武功的文化建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賴毓芝,〈清宮對歐洲自然史圖像的再制:以乾隆朝〈獸譜〉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0期,2013年6月。

山路勝彥,《近代日本の殖民地博覽會》,東京都:風響社,2008。

吉見俊哉,《博覽會的政治學》,臺北,群學,2010。

林玉茹, 〈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臺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臺灣史研究》,21卷1期(2014/3),頁1-43。


5/17第十二講

運動的文化史

主要閱讀:

謝仕淵,《國球誕生前記: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台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緒論〉;第七章〈棒球的大眾化:廣播、報紙與棒球場〉。


延伸閱讀:

Pierre Singaravelou、Julien Sorez,《運動帝國:文化全球化的史記》,河中出版社,2012。

林玫君,《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臺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台北:博揚文化,2006。


5/24第十三講

閱讀與出版文化

主要閱讀:

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導論〉;第二章〈「知識倉庫」的建立與讀書世界的變化〉。


延伸閱讀:

*羅傑‧夏蒂埃(Roger Chartier),《法國大革命的文化起源》,譯林出版社,2015。

*羅伯特‧達恩頓,《法國大革命前的暢銷禁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

*張仲民,《種瓜得豆:清末民初的閱讀文化與接受政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張仲民、章可編,《近代中國的知識生產與文化政治:以教科書為中心》,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4。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近代教育的鏡像: 一九三〇年代臺灣的教育與社會》,新北市:衛城,2015。

李承機、李育霖編,《「帝國」在臺灣:殖民地台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大出版中心,2015。


5/31第十四講

歷史記憶

主要閱讀:

皮埃爾‧諾拉,《記憶之場:法國國民意識的文化社會史》,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皮埃爾‧諾拉,〈記憶與歷史之間:場所問題〉;〈紀念的年代〉。


延伸閱讀: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以中國近世史事為例〉,《當代》91 (1993):40-49。

*史景遷著、溫恰溢譯,《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台北:時報,2009。

Meyer- Fong, Tobie, What Remains: Coming to Terms with Civil War in 19th Century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王汎森,〈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思與言》34.3 (1996):1-18。

李孝悌,〈顧起元的南京記憶〉,《江南社會歷史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2期,頁137-154。

邱仲麟,〈繁華入夢——明代士人記憶中的北京三大市〉,收入陳平原、王德威主編,《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頁19-34。

孫江編,《事件、記憶、敘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6/7第十五講

空間、地理與旅遊書寫

主要閱讀:

鄧津華,《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台大出版中心,2017。〈緒論〉;第二章《臺灣作為呈現古代的博物館:未開化性與時空錯置的借喻》。


延伸閱讀:

范發迪,《清代在華的英國博物學家:科學、帝國與文化遭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陳偉智,《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陳蘊茜,《崇拜與記憶: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

中生勝美,《近代日本の人類學史:帝國と殖民地の記憶》,東京都:風響社,2016。

呂紹理,〈日治時期台灣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收入蘇碩斌編,《旅行的視線:近代中國與臺灣的觀光文化》,台北: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2012,頁231-276。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阿部純一郎,《〈移動〉と〈比較〉の日本帝国史:統治技術としての観光・博覧会・フィールドワーク》,新曜社,2014。


原发信息:“台湾人文与学术”微信公众号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新文化史專題

仅供学术研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